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吴晓铃在移动支付越越便捷的今天,很多人已经惯不带钱就出门吃饭购物。然而在漫长的历史,货币一直是人们的生活必备品。从三四千年前出现的天然海贝,到此后的刀币布币秦半两汉五株开元通宝等等,货币不断发展变化。它们是一个家或地区历史的缩影,其不同的形制神秘的符号优美的文字书法,也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钱币艺术。
在成都安仁博物馆镇的品钱币博物馆,就收藏了1万多件古代钱币以及现代世界各钞票。其,既有三四千年前的货币天然海贝,也有世界上体积最的货币南朝钱;既有王莽时期极富穿越感造型像现代钥匙的钱币,也有各种古代书法大家所写的方孔钱。在这里,钱币成为了解几千年历史更迭的一扇窗口。SplitPageHere
展馆直击大量古钱币为四川独有
安仁镇刘文辉公馆旁,品钱币博物馆就坐落在一片灰色的仿古建筑。走进博物馆,入眼处首先就是最早的纸币交子的雕版印刷体验台和几株姿势秀挺的汉代摇钱树。博物馆分7个主题展馆,从四川钱币世界钱币银行卡金融抗战等不同角度展现了钱币上的历史和文化。
在四川钱币展厅,用1000多种钱币勾勒出尤其是四川货币的发展史。这里有三四千年前的货币天然海贝。博物馆馆长李可说,这种源自印度洋的海贝是古人普遍喜爱的昂贵装饰品,它坚固耐用便于携带,渐渐成为用于交易的货币。在三星堆博物馆,上世纪80年代祭祀坑发掘的时候,就发现大量海贝。此外,盐源雅安汉源汶川等地年都有天然海贝出土,可见当时天然海贝已在四川广泛使用。
之后,大量仿贝货币开始出现。博物馆展出的一枚鬼脸钱,钱面上可见一张吓人的鬼脸。春秋战时期的楚,用鬼脸铜币当成仿贝使用。李可说。而在同一时期,可以看到形状似刀的刀币,似铲的布币,以及形制像古乐器磬的磬币。在秦代孔方兄出现以前,华夏大地上的货币可谓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在王莽政权时期的货币金错刀也很有特色由环柄和刀身两部分组成,看上去与现代的防盗门钥匙十分相似。这种极富未感的造型,也成为王莽被戏称为穿越者的证据之一。
在品钱币博物馆,可以看到不少四川地区特有的古钱币。公元338年,李寿在成都称帝建立成汉政权,以汉兴为年号,寓意复兴汉室。他首次将年号铸在钱币上,结果汉兴钱成为最早的年号钱。三时期蜀汉政权所铸的太百钱,则是把钱字以货币形式表现出的最早钱广告。李可介绍,三蜀汉政权还铸造了一种直百五铢钱,在背面铸地名为,意指钱币为四川犍为造。这也是古钱币较早出现地名的货币,显示了川人不拘泥传统不墨守成规的创新精神。SplitPageHere
馆藏珍品钱币刻下鲜活历史和文化
这些演变数千年的钱币,在用作流通之外,还蕴藏了诸多历史和文化的信息。
世界上最的钱
到了南朝时期,战争频繁政局动荡,也导致钱法大坏。在钱币博物馆,就保存着一枚南朝时期的世界上最的钱,外径只有2.3厘米,出土于四川绵阳。同时发现的27枚钱,直径从2.3厘米到11.9厘米不等,成为战乱频仍时代钱币以次充好的鲜活见证。
历史上的纪念币
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汉代钱币,看上去是一枚放大版的刀币。它有10余厘米长78厘米宽,正面铸有八千万的字样。李可说,这种钱币在当年并不用于交换,只是作为一种财富的象征。博物馆收藏的古代纪念币,有刻着忠孝传家的,也有进德修业的;一套清代的花钱,则把梅兰竹菊四君子都铸了上去,背面还用不同字体刻上而今未问和美事,先向百花头上开等诗句。
四川卢比银元
在钱币博物馆,可以看到历史上首次把皇帝像造在货币之上的四川卢比。20世纪初,印度铸造的卢比银币,经西藏流入四川,影响到经济。四川总督岑春煊锡良等人为了抵制驱逐印度卢比,就仿其式样,令四川省铜元局造了四川卢比银元,将光绪侧身像印了上去。李可说,这是我货币上最早的帝王像。由于其含银量高,颇得当地百姓欢迎,最终有效抵制了英属印度卢比。
民间铜钱牌
到了民时期,四川军阀为了筹措军费,大量铸造200文铜圆,停铸面额辅币,导致市场零星找补钱匮乏。此时,成都地区又出现了多达100多种的民间铜钱牌。博物馆收藏的民间铜牌上,可以看到悦公益茶堂下大街总府街等熟悉的名字。当商铺找不开零钱时,便将自己铸造的铜牌当成找零给消费者,铜牌上类似荣森面馆欠钱廿文的文字,既约定了商家欠钱的数量,也借机做了广告宣传,相当于现在的预存金额会员制消费。
钱币上的书法
钱币的主要功能是流通,但数千年钱币上的书法,也刻着艺术的永恒。博物馆馆藏的秦半两铜钱,其上的篆笔势瘦劲俊逸,体态典雅宽舒,据史料记载是秦代书法家李斯所写;唐朝的开元通宝,有隶篆两种字体,则出自我历史上最早的钱文书法家欧阳询的手笔。他所书写的开元通宝四字,用笔刻厉劲险,被后人誉为草里惊蛇云间发电。北宋大文豪苏轼,同样题写了北宋时期的元丰通宝钱文,其字体苍劲豪放。宋徽宗赵佶独创的瘦金体,在大观通宝上也可欣赏到。SplitPageHere
看点门道名人票据折射抗战烽火烟云
在从事收藏的20多年里,李可收藏了各种票据数万张,其有很大一部分抗战时期的票据。票据上宋庆龄董必武贺龙陈毅等一个个熟悉名字背后,是抗战时期的艰难岁月,也是众志成城奋起抗争的见证。
由于纸质文物在光照下极易损毁,这批重要票据在曾经专设展馆后已经重新收回库房,但影印版依然挂满博物馆。其有一张本票就由宋庆龄亲笔签收。李可说,抗战之前,宋庆龄原本已经定居香港。但抗战爆发后,她先是在香港创建保卫同盟,致力于筹备医疗物资以及募集资金。后她又回到重庆生活了3年,积极组织抗战救亡活动。这张本票,金额为币圆,应该就是当年海外同胞经银行汇给宋庆龄的抗战救款。
在货币之外,李可还收集了200多个家和地区的货币以及与金融相关的银行卡等文物。在这里,世界上面值最大的钞票前南斯拉夫面值5000亿的钞票,警醒着家金融稳定的重要;而不同银行几十年发行的储值卡信用卡,也折射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钱币无言,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却永远镌刻。
观展指南
地址大邑安仁古镇安惠里街68号7号
开馆时间9001730,全票30元张,半票15元张